来源:星话大白
2023-03-08 19:40:08
这篇文章是对3月5日“新冠感染情况”的投票结果,进行说明。
我每周会发一次“新冠感染情况”的投票,主要是调查我读者的“二次感染”比例,希望以此来建立一个简单的疫情预警机制。
这个一来可以让大家确定当前是否处于疫情低谷期,二来如果出现第二波疫情,也能及时从大数据反应。
(资料图)
这个投票的参与人数基本都是保持在2万人左右,投票人群比较固定,还是有也一些参考性。
本次投票,新增了关于“后遗症”的投票。
因为之前有一些还有“后遗症”的朋友,因为当前还有一些症状,所以不知道要投哪个选项。
所以我干脆就新增了“阳过1次(还有后遗症)的选项”。
大家要是有人感染后,一直到现在还有一些症状,可以投这个选项。
这个选项只能看当前还有“长新冠”的人群比例,很多人是有1-2个月的长新冠,但已经痊愈的,是不能体现在这个投票里。
关于“长新冠”更具体的投票,我仍然会每个月进行一次,每周的投票主要还是看“正在发烧”和二次感染比例的数据。
3月5日的投票结果如下,参与人数1.82万人。
从这个投票看,新增的这个感染后直到现在还有后遗症的比例,有10%,这个还是比较出乎我意料的。
我们大部分人是在12月份集中感染,也就是说感染后“长新冠”持续时间超过2个月的人群比例是接近10%,我之前预想中持续时间超过2个月的人群比例应该是7%以内。
很多人总觉得没疫情了,或者疫情对人们没影响了,但实际上还是有大约10%左右的人,仍然还受长新冠影响。
这个长新冠的严重程度分化是比较大的,有的人比较轻,有的人比较重。
但影响是仍然存在的。
除了长新冠之外,明确自己已经二次感染的人群比例是0.95%,比2月26日的投票略微有所提升。
我也把2月26日的投票结果贴一下,方便大家跟本次投票做对比。
2月26日的投票有1.64万人参与。
2月26日,明确自己二次感染的比例是0.76%。
这次是上升到0.95%,但整体二次感染比例还是没有超过1%,并且二次感染里正在阳的比例也只有0.14%。
从投票比例看,当前仍然还是处于疫情低谷期。
但需要注意,“正在发烧、或其他症状(不确定是不是感染新冠)”的比例是已经达到1.66%。
2月26日这个比例是1.52%。
也还是有所上升。
这个选项比例里是可能包含一部分感染甲流,也可能包含一部分是感染新冠。
因为现在很多人是不做检测了,我才会设置这个选项,这样可以尽量降低被甲流的感染影响。
这个选项的阈值如何设置,是需要大家自己去判断和参考。
另外我也在某博上发了个投票,但投票基数就没有公众号那么多,只有1000多人参与,投票比例容易出现较大波动,大家可以权当一个参考。
某博的投票结果看,跟公众号的比例整体还是比较接近。
我在这两个平台的读者群,基本是不同的,所以这样不同平台的投票结果对照看,可以让投票结果更有说服力。
现在甲流比较严重,虽然甲流的传染力跟新冠比起来就是弟弟,但要是不小心中招,还是挺难受的。
而且由于大家感染新冠后,普遍都出现免疫力下降,所以更容易感染其他病毒,也更容易放大其他病毒的症状和危害。
所以,不少这次感染甲流的人,症状比较重。
我是建议,现在因为是疫情低谷期,还不至于要跟12月份那样高强度防护,但保持一些基本的防护,比如出门戴口罩,还是很有必要的,防防甲流也好。
但不至于要像防新冠那样去防甲流,因为甲流的危害性远没有新冠大,传染性也没那么强。
这个投票只是希望建立一个简单的预警机制。
很多人因为不确定疫情何时到来,而精神紧绷,从而焦虑。
有这样一个投票,可以让大家确定当前处于疫情低谷期,就能不用精神紧绷,降低焦虑,保持正常生活。
并且一旦有第二波疫情到来时,我们也可以通过这样一个投票,及时去预警。
当然了,这个投票只是通过我读者群体的投票,只能了解全国范围内的一个大致情况,不能反映地区一些疫情数据。
而实际第二波疫情到来时,可能会先在某几个大城市出现。
所以,这个投票的预警,是可能有一些滞后效应,但如果第二波疫情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流行,这个投票是肯定能及时预警反应出来。
这个投票数据,仅供大家参考,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。
我是星话大白,欢迎点赞支持。
关键词: